在家中,她是乖巧的女兒、賢惠的妻子、慈祥的母親,承擔著一名普通女性的責任和義務;而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潮中,她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女“強人”,在困境中摸索著前進道路,帶領2000多養殖戶走上致富路。她,就是自治區勞動模范、中衛正通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方。
1988年,田方大學畢業后來到中衛皮鞋廠工作。進廠之初,她就憑著吃苦耐勞、勤于鉆研而深得廠領導的賞識。就在她正欲大展拳腳的時候,由于廠子經營不善虧損嚴重,企業員工全部下崗了。她通過競聘擁有了第二份工作,到中衛縣天地商場工作。好景不長,6年后企業又破產了,她再次下崗,那是她人生中最灰暗的一段時光。
經歷了兩次下崗后,經過反復思考和多方考察,田方與愛人商量后,拿出所有積蓄,成立了中衛縣正通飼料有限公司。“創業之初,什么都不懂,從尋找、調運原料,制定營養配方,到設計商標,定制包裝等方面,我都沒有接觸過。”面對困難,田方拿出了一股不服輸的干勁,她要去創造屬于自己的事業。隨著事業的發展,她養殖的魚塘面積逐漸擴大,生產的飼料也越來越多,尋找養殖戶和魚的銷售成了大問題,于是又成立了運銷公司。
在一次外銷運輸過程中,由于路程較長,加之補氧設施不足,還未到達西藏拉薩整車的魚全部變成了死魚,這次令她損失慘重。是繼續堅持做下去還是放棄?痛定思痛后,田方開始與愛人潛心研究活魚長途運輸中補氧增氧換水問題,最終她與愛人成功將本地生鮮魚打入西藏、青海、甘肅等市場,為本地漁業養殖銷售拓展了一條新路。
多年來,田方堅持以廠為家,經常奮戰在公司生產經營的第一線,在工地上、在廠房里都能看到她的身影。她經常深入飼料生產車間、深入養殖一線,親自參與水產養殖的水塘打樣、試驗、新技術推廣。到生豬養殖一線指導采樣、用藥、治病、指導科研新項目發展,利用一切機會如饑似渴地學習掌握飼料生產技術和養殖技術。同時,她每年都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各類培訓,不斷提升管理能力和業務水平。她帶領公司自主研發的“俊熹”牌和“沙坡頭”牌飼料獲得了“寧夏名牌產品”稱號。
1998年6月,田方自籌資金成立了中衛市正通飼料有限公司,主要致力于畜禽、水產飼料的生產加工和銷售;借著國家鼓勵自主創業的春風,2010年,她又創辦了集種豬繁育、商品豬育肥為一體的寧夏中衛正通農牧科技有限公司;2013年5月,她創辦了寧夏中衛豬財神養豬專業合作社;2014年7月,她創辦了年出欄5萬頭商品豬的中衛海弘養殖有限公司;2018年4月,她跨界投資中衛市海通達貿易有限公司,擔任董事長,帶領三個女企業家進行自主創業;2017年,她和愛人又創建了年存欄5000頭母豬和年出欄10萬頭商品豬的寧夏海通達實業有限公司。2020年,全公司整體銷售收入突破1億元大關,養殖生產成績躋身全國同行業先進行列。
田方致富不忘鄉親,努力克服資金、條件等方面的困難,建成了正通、海弘和海通達養殖基地,把周邊的群眾吸納進來,帶領他們共同創業,充分利用自己的技術專長和實踐積累,傾心打造創業團隊10余個,培養行業技術能手和創業精英60余名,增強創業群體的“造血功能”。在她的帶領和幫助下,2000多養殖戶走上了富裕之路,她成為群眾創業路上的“領頭雁”。同時,她多次組織公司員工、商會會員參與“關愛環衛工人”、“關心留守兒童”、“慰問部隊官兵”等各類公益及擁軍活動,為社會孤寡老人、城市環衛工人、留守兒童、困難大學生等群體捐資累計達200萬元。
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,田方個人捐款3萬元,還積極組織公司和員工捐款25.62萬元,并倡議廣大婦女創業者組成志愿團隊,帶頭奔波服務于防控第一線,協助政府和群眾共同抗擊疫情。此外,她作為政協委員建言獻策,幾年來提交政協提案、反映社情民意10余件,充分展示了新時代政協委員的責任和風采。她先后獲得“自治區三八紅旗手”“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”“全國三八紅旗手”“全國五一巾幗標兵”等榮譽。(寧夏日報記者 李志廷/文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)